首頁 > 教師工作 > 說課稿

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時間:2022-12-20 20:07:18字體大?。?em class="fontsize">A-A+

《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這是優秀的說課稿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1、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個單元的話題是愛的生命樂章,本單元這幾篇文章,都是純潔愛情的美麗贊歌?!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

  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愛情美

  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分析 這首詩歌的教法通常是:從詞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題的提煉,再到藝術手段的分析。同時擴展閱讀空間進行比較閱讀,在不同的形式轉換中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征。主要采用三種教學方法:互動教學,啟發探究式教學和比較閱讀。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其中討論探究,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三、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導入新課,激發興趣;預習檢測,了解情況;整體感知,把握脈絡;深入探究,精度分析;話題作結,暢談感受;布置作業,溫故知新。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我將通過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來吸引學生,其歌詞是: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為本篇的學習奠下感情基調。

  (二)預習檢測,了解情況 我將通過對個別同學的提問默寫來檢查他們對生字詞的的掌握和對本文的基本理解

  (三)整體感知,把握脈絡

  我會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結合剛才的《孔雀東南飛》歌曲,談談他們對整個故事的感受。

  (四)深入探究,精度分析 在深入探究的環節中,我將讓會讓學生以配樂分段閱讀的方式深入分析詩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我會以一個句子為口,鼓勵他們自主討論分析。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體現出蘭芝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的性格 。至于本文的難點,我將對背景知識加以補充說明,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引導的方式,讓他們掌握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和意義。

  (五)話題作結,暢談感受 在話題討論的環節中,我會先通過介紹著名愛國詩人陸游與唐婉的故事,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閱讀進一步理解封建禮教對青年人愛情婚姻生活的摧殘及其吃人的本質,這么多凄美愛情故事的意義,并發表他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溫故知新 在對本文的學習后,我會讓學生課下仔細查閱關于陸游和唐婉的故事,并對他們的性格進行分析。

  各位考官,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梁祝的化蝶,焦劉的孔雀東南飛,陸唐的釵頭鳳,哪個不是以悲劇結尾,哪個不沾染著青年人的血淚,從中我們就不難發現造成這一切悲劇的劊子手就是封建禮教。幾千年來,冷酷的封建禮教,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無數的悲劇后面,還有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執著地追求

  托物起興:孔雀失偶(第1段)

  事件起因:蘭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

  過程發展:夫妻誓別(第7~12段)(無奈別妻)

  情節延續:蘭芝抗婚(第13~21段)(賢妻再嫁)

  長詩高潮:雙雙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悲情結尾:告誡后人(第32段)

2、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p>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這一單元主要學習《詩經》、《楚辭》和漢魏晉詩歌,教學重點是在熟讀、背誦的過程中領悟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語言特點?!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詩》并稱為“樂府雙璧”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是本單元的重點學習篇目。本文以劉蘭芝和焦仲卿二人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成功塑造了一對具有鮮明性格特征、功能與反抗封建禮教的年輕夫婦形象,以他們的死對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淋淋的控訴。學習這篇課文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詩的藝術特征和通過語言判斷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對當時社會與現實社會的種種不平等現象做出深層的思考。

 ?。ǘ┙虒W目標和重點難點

  因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領悟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語言特點,所以我將指示目標設定為:學習詩中賦、比、興手法的運用掌握式的藝術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標設定為:體會人物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所做出選擇的艱難和男女主人公之間真摯的情感。另外因為新課標對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作了強調,所以我將能力目標設定為:人能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針對問題進行辯論,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在以上的教學目標中對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識性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比較難以掌握,所以我把對此的分析作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W法分析

  本文雖然是古詩文且篇幅較長,但是故事性很強,容易讀懂,所以我會讓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待學生讀完后用提問法檢驗學生自讀效果。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可以知道在學習古文時,學生的主動性較差,往往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將采取提問式和探究式結合的方法,對文章結構內容字詞等進行大量的提問,由簡到難一步步啟發學生,對人物分析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全班性討論,讓所有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這樣教學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性。在講解古文言常識的時候我會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知識呈現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阂驗椤犊兹笘|南飛》與《木蘭詩》并譽為“樂府雙璧”而在初中的時候就學習過《

  木蘭詩》,為了讓學生在溫故的同時了解兩首詩的重要地位我決定從《木蘭詩》導入。我準備采用一個互動性強的導入,與學生一起做一個詩句接龍游戲,所接詩句就用木蘭詩里面的句子開始,游戲結束后由《木蘭詩》導出“樂府雙璧”和《孔雀東南飛》。這樣的導入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讓學生在這樣的一個氣氛下開始古文學習。

 ?。ǘ┱w把握:本詩故事性強,又是五言詩,讀起來瑯瑯上口,所以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思考本詩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在讀完后抽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故事,檢驗其自讀效果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然后再讓學生再一個快速瀏覽全文提示他們按故事情節的四要素給全文劃分段落層次,在這一環節學生容易給出兩種答案,一種是把第一句單獨列成一層,這樣就分成五部分,針對這種情況我會給學生肯定的評價,同時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開端,開端應該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而第一句沒有交代任何內容,所以如果分為四層就應該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劃分五部分就可以單獨列出來,然后板書文章的層次和大意。

 ?。ㄈ┚唧w分析課文:這一部分相對來說是比較枯燥的,所以為了使學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會設計大量的問題,從小序部分就開始讓學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內容,明確小序的作用,再針對孔雀只出現一次導入“起興”知識。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時候穿插進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等文言知識,我會把對人物的分析放在對段落的梳理中,這樣能讓學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結束后再將學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書在黑板做總結,使學生對全文有一個總體性把握。

 ?。ㄋ模┛偨Y全課:將全詩的藝術特色在多媒體上呈現給學生并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歸納,對學生的表現給以積極正面的肯定,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時對自己的表現產生自信。

 ?。ㄎ澹┎贾米鳂I:為了讓學生課下能對本詩有更深的體會,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要表達的情感,我將給學生布置:以“假如我是……”為題寫一篇1000字以下的和課文有關的作文,即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啟發學生對本文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四、板書設計(下圖)

  孔雀東南飛

  《玉臺新詠》

  樂府:漢代朝廷設置的開端:蘭芝請辭劉蘭芝:才貌美

  音樂機構發展:蘭芝歸家個性美

  起興:先言他物高潮:夫妻殉情悲劇美

  以引所言之物結局:兩家合葬

  我將板書設計為三部分,左邊板書文言知識,中間板書文章層次,右邊板書劉蘭芝的美,這樣設計使得整塊黑板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學生通過板書就可以知道本節課的學習重點。

3、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這個單元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一時期產生了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后世詩歌典范的偉大作品?!犊兹笘|南飛》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

  古典詩歌的鑒賞訓練對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概念。盡管學生在前面幾課中嘗試了詩歌的鑒賞,但鑒賞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鑒賞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說對作品進行審美鑒賞。因此教學本課,仍然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和欣賞性閱讀,培養學生鑒賞古詩文技巧,逐步把握鑒賞規律,最終形成鑒賞能力。

  整篇課文我計劃用三課時講完,我所說的這節課是教學過程中的第三課時。根據大綱以及單元學習要求,結合課程進度以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本課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部分重點詞語以及鋪陳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劉蘭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點。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二、教法分析

  《孔雀東南飛》是古樂府民歌,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因此,教學本文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的能力,根據詩歌需要反復誦讀的特點,這節課我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朗讀品味法和討論點撥法。

  為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我將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三、學法分析

  學生在學習詩歌和文言文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詩歌鑒賞中來,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生的主要學法有:朗讀法、討論法、質疑法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屠洪綱的歌曲《孔雀東南飛》,由元好問的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引出大雁殉情的故事,從而引出新課。

  2、學生復述故事情節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于回顧上節課內容,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由悲劇性的故事情節而過渡到對人物形象的賞析

  由于課文篇幅較長,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按照情節的發展選擇有代表性的段落來進行鑒賞。這一部分由學生小組討論完成,教師補充總結,并且對重點詞語以及修辭手法等作補充講解。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的分析鑒賞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4、由劉蘭芝的人物形象過渡到對悲劇原因的分析

  提問問題:劉蘭芝可以說具備了中國女子身上的`所有優點,可是為什么最終只能選擇“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呢?是誰造成了劉蘭芝的悲劇?

  引導學生從悲劇的直接制造者焦母和劉兄身上探究悲劇的深層原因,學生討論發言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認識悲劇的根源。教師補充介紹著名詩人陸游和唐琬的愛情悲劇,以加深學生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認識。

  設計次環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回答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5、拓展延伸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劉蘭芝的自尊自立和反抗就顯得尤為可貴,請同學們回憶所知道的像劉蘭芝這樣的女子。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梁?!分械淖S⑴_等。

  6、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劉蘭芝這個美麗而又堅強的女子,探討了蘭芝的悲劇產生的社會根源。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專制等傳統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牛郎織女”,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鑄就“血淚沈園”!但以劉蘭芝為代表的這些女子之所以能在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正是由于她們的身上有一種堅強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她們代表了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對自由、對愛情的向往,人們希望世界上更多的是天長地久,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希望孔雀東南飛的悲劇不再上演,所以,在故事的結尾,人們讓這對不幸的夫妻魂化為鳥,實現相依相守的愿望。

  7、作業設計

  以《蘭芝,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篇周記。

  意在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板書設計(略)。

4、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一等獎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 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導語

 ?。ㄓ蓮土暋对娊洝泛汀峨x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三首和《離騷》的節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展;《詩經》的四言體、楚辭的騷體;《詩經》開創了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屈原的騷體詩開創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那么,詩歌發展到漢魏晉時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孔雀東南飛》一詩,來了解這一問題。

  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引導學生讀課后有關“漢樂府”的資料,了解有關漢樂府的常識。

  朗讀詩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本詩大概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 學習本詩的側重點應是什么?

  3 讀本詩你將最關注什么?

  誦讀全詩,把握故事情節: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或難懂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讀或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注意復述的要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4請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此詩的情節。

  學生概括的標題不必拘泥于教參的答案,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概括則選用學生的概括。

  文言常識積累

  1歸納本詩出現的`“偏義復詞”:①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②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③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義偏“兄”。

  2歸納整理本詩出現的“古今異義”①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同情;②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沒有束縛;③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今義,失敗的經驗;④處分適兄意:古義,處理;今義,處罰;⑤便可作婚姻:古義,結為親家;今義,結為夫妻;⑥葉葉相交通:古義,交接;今義,與運輸有關。

  3歸納本詩出現的“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分組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語言盡量用原文)

  2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詩的思想內容。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并序)

  漢樂府民歌

  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故事情節:

  托物起興

  蘭芝被遣

  夫妻誓別

  蘭芝抗婚

  雙雙殉情

  告誡后人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本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

  教學過程

  課本劇表演

  1請同學分組表演課本劇《孔雀東南飛》(如時間有限,可分別表演不同的片段)

  2討論評析同學的表演(注意從文中的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劉蘭芝、焦仲卿忠于愛情,具有叛逆精神,請結合具體詩句,感知他們的個性特征。

  可讓學生找出能夠觸動他們的詩句,讀給大家,然后做簡要的分析。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

  詩歌的藝術特色感知

  通過學生對他們所喜歡的詩句的誦讀,體會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閱讀

  閱讀幾首漢樂府詩,體會漢樂府的藝術特色??梢栽趯W生誦讀完后,師生共同總結漢樂府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案點評:

  從《詩經》、《離騷》至《孔雀東南飛》,從四言體、騷體至漢樂府,整個單元的學習都定位在了解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發展及特點上。因而教學《孔雀東南飛》一詩,亦將重點放在了解漢樂府常識及本詩的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及本詩的藝術特色上。

5、高中語文必修《孔雀東南飛》教案一等獎

  教學目標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教學重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入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2、“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3、《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線索,鑒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分械摹盎?、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注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沖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二、朗讀課文,結合課后練習,理清故事結構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三、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卑不亢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薄馊醿葎?/p>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她既極端的蠻橫無理,又一味的獨斷專行。對焦劉的婚姻強行拆散,對兒子軟硬兼施。(對話鑒賞略)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對話鑒賞略)

  四、分析文章的表現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

  2、鋪陳排比的手法;

  3、起興和尾聲

  五、本文出現的“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

  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逼迫兼兄弟:意義偏“兄”

  六、本文出現的古今異義詞

  共事二三年:共同生活(一起工作)可憐體無比:可愛(值得同情)

  汝豈得自由:自作主張(沒有約束)本自無教訓:教養(失敗的經驗)

  處分適兄意:處理(處罰)便可作婚姻:結為親家(結為夫妻)

  葉葉相交通:交接(與運輸有關的)

  七、歸納“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見相關資料與練習。

  八、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2、完成課后練習題。

6、孔雀東南飛語文高一下冊教案一等獎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孔雀東南飛人教版語文高一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雀東南飛》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

  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由復習《詩經》和《離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三首和《離騷》的節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展;《詩經》的四言體、楚辭的騷體;《詩經》開創了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屈原的騷體詩開創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那么,詩歌發展到漢魏晉時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孔雀東南飛》一詩,來了解這一問題。

  二、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引導學生讀課后有關“漢樂府”的資料,了解有關漢樂府的常識。

  三、朗讀詩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本詩大概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習本詩的側重點應是什么?

  3、讀本詩你將最關注什么?

  誦讀全詩,把握故事情節: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或難懂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讀或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注意復述的要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4、請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此詩的情節。

  學生概括的標題不必拘泥于教參的答案,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概括則選用學生的概括。

  四、文言常識積累

  1、歸納本詩出現的“偏義復詞”:

 ?、疟憧砂坠眩阂饬x偏“姥”

 ?、茣円骨谧飨ⅲ阂饬x偏“作”

 ?、俏矣杏H父母:意義偏“母”

 ?、缺破扔械苄郑阂饬x偏“兄”。

  2、歸納整理本詩出現的“古今異義”:

 ?、趴蓱z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同情;

 ?、迫曦M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沒有束縛;

 ?、潜咀詿o教訓:古義,教養;今義,失敗的經驗;

 ?、忍幏诌m兄意:古義,處理;今義,處罰;

 ?、杀憧勺骰橐觯汗帕x,結為親家;今義,結為夫妻;

 ?、嗜~葉相交通:古義,交接;今義,與運輸有關。

  3、歸納本詩出現的“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分組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語言盡量用原文。)

  2、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詩的思想內容。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并序)

  漢樂府民歌

  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故事情節:

  托物起興

  蘭芝被遣

  夫妻誓別

  蘭芝抗婚

  雙雙殉情

  告誡后人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本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

  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課本劇表演

  1、請同學分組表演課本劇《孔雀東南飛》。(如時間有限,可分別表演不同的片段。)

  2、討論評析同學的表演。(注意從文中的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劉蘭芝、焦仲卿忠于愛情,具有叛逆精神,請結合具體詩句,感知他們的個性特征。

  可讓學生找出能夠觸動他們的詩句,讀給大家,然后做簡要的分析。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

  三、詩歌的藝術特色感知

  通過學生對他們所喜歡的詩句的誦讀,體會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四、延伸閱讀

  閱讀幾首漢樂府詩,體會漢樂府的藝術特色??梢栽趯W生誦讀完后,師生共同總結漢樂府詩歌的藝術特色。

7、《孔雀東南飛》教案一等獎

  想來自己很久沒有寫實錄了,所以不好意思下,提起筆來寫下這個標題,《孔雀東南飛》第一課時。

  大家都知道,這課很長,又是自讀課文,怎么上確實很麻煩,雖然論壇上已經有了相關的實錄和討論,但要怎么上好,我一直很茫然。包括到今天上課,我還很猶豫,不知道要從什么地方下手。只是心中有個初步打算,第一課時要學生誦讀,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課文,為明天上課深入分析打下基礎。所以上課的時候,我并沒有教案,還不清楚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讀。

  教學過程:

  師生問候。

  師:請大家都把書關上,我想請大家齊背《詩經》三首。

  生背誦課文,背得比較好。

  師:背得比較整齊,很不錯!

  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孔雀東南飛》這課,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詩。

 ?。ㄉ蜷_課本。)

  師:首先請大家看到課文注解1。大家要記住一些文學常識,一是《孔雀東南飛》選自哪里?(徐陵的《玉臺新詠》)二是《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最早的一篇長篇敘事詩,與初中時學過的《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ㄉ跁旧蟿澯?。)

  我突然靈機一動,這首詩如此長,就非得讓學生把所有的文字都讀完嗎?我難道不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讀其中幾段嗎?學生想讀哪里就讀哪里,然后再問問他們讀后的感想,不是也很好嗎?我馬上清楚了這節課應該怎樣進行了。于是我說——

  師:這首詩很長,我也不要求大家一口氣就把它讀完,我想請大家隨手翻翻,翻到哪頁就讀哪頁,看到哪段就從哪段開始讀起,讀那么四到五段,或者你覺得自己愿意再多讀幾段,也行,好嗎?

 ?。ㄉ硎就?,于是開始讓學生讀。)

  學生讀了有六七分鐘,讀書的聲音仍然沒有減小,看來學生還挺喜歡讀這首詩的。我示意學生停下來。

  師:好的,剛才大家都隨意讀了課文,我想問幾位同學你讀了哪些段落,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第一課時》。我先請張建榮同學來說說。

  張建榮:我讀的是要求背誦那部分,就是“雞鳴外欲曙”開始,一直讀到了12頁第二段。

  師:那我想問問你,讀完之后,你大概知道這幾段文字寫了哪些內容嗎?

  張建榮:大概是說女子被府吏母親趨趕回家,女子與府吏相互發誓言,永不相違。女子回家后,她的兄長又逼迫她再嫁。

  師:概括的不錯,基本上看懂了原文。好,請坐。

  師:我請另一位同學說說自己讀了哪里。好的,賀智剛。

  賀智剛:我和他讀的地方一樣,不過我沒讀那么多,我只讀到了第11頁最下面。

  學生讀的地方一樣,我當然不能問相同的問題,于是我說——

  師:哦。讀的地方一樣。那好,我還是要問你,但問題不同。我想請你說說,你讀了這幾段后有什么感想呢?

  賀智剛:我的感想是古代的女子不能把握自己的婚姻,被譴回家,還要被逼再嫁。

  師:是的,古代女子很不幸,我們曾學過類似的詩篇,感嘆女子不能自主自己婚姻的,是——

  有學生在下面答:《衛風·氓》

  師:是的,我們看到這里,就會想起《衛風·氓》里面的那位女子。

  師:我再請一位同學說說自己讀了哪些段落。唐超群。

  唐超群:我也是讀了那幾段,和他們一樣。

  有學生笑了。我也笑。

  師:讀的也一樣。大家的心理挺相似的嘛。

  生笑。

  我沒有料到第三個同學也讀了相同的段落,但我還是不著急,我很快又找了一個問題,對讀了相同地方的學生我不想問相同的問題,那太沒有新意了,也不能全面檢查學生讀書是否仔細,于是我問道——

  師:我還是想問你,但與問前兩位同學的又不一樣。

  學生都面帶微笑,可能感受到了我的問題的層出不窮,都有了興趣。

  師:我剛才留意到了前兩位同學的回答,都提到了“女子”“府吏”,但沒有說他們的姓名,你能告訴我“女子”“府吏”的姓名嗎?

  問題一出,這個學生被難住了,從她臉上為難的表情就可以知道。

  此時有不少同學已經找到答案了,在旁邊提示她。

  我看到這情況,就示意她坐下。

  師:看來沒有通讀全文,還不清楚詩歌中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剛才已經有很多同學找到了答案。在課文的序里面有答案。男主人公叫——

  生答:焦仲卿。

  師:女主人公叫——

  生:劉蘭芝。

  師:序里面有女主人公的名嗎?

  生:沒有,只有姓,姓劉。

  師:那大家從哪知道的?

  生:第11頁有“蘭芝慚阿母”。

  師:是的,大家找得很對!很好!所以這首詩歌講的就是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故事。

  課上到這里,我以為已告一段落,學生已經初步從詩歌中獲得了一些知識,但我還想檢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于是我問——

  師:有沒有把全文都讀過了的同學?

  有學生回答說“有”。于是我請回答的一位同學站起來復述文章的主要情節,學生基本上復述出來了,只是語言有點羅嗦。

8、教案一等獎《孔雀東南飛》

  正如小燕子所言,這一首詩的內涵太多。如何讓學生品出其中的味道,很難操作。在上第二課時前,我想了很多,但還是和第一課時一樣,不得要領。我只在心中想了想大概要怎么上,還是沒有教案,預計先要學生談讀后感受,然后從學生談感受中闡述開去,順勢引導。但是這中間有太多的不可預料性,不知道會上成什么樣子。在這種忐忑中開始上課。

  師生相互問候。

  師:昨天我們自由朗讀了課文,并且談了讀后感受,跟著朗讀磁帶把全文讀了一遍,熟悉了課文內容。我想請問大家,對詩歌的內容都了解了嗎?

  生答都了解了。

  師:好的,只有在大家都了解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深入地研究文本。下面我想請大家前后左右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讀完全文的感想和其他同學交流交流。

  生開始交流,討論比較熱烈。師走下講臺,傾聽生交流,并回答生提出的一些問題。

  學生交流討論了好十來分鐘,我發現有些學生的思維展得很開,已經深入到文本中去了,心中甚是高興。對下面的教學,也有點底了。

  師停止討論。

  師:剛才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我聽了一些同學的看法,覺得很好,那么,就請大家暢所欲言,把你心中所想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過了幾秒鐘,無人舉手。我觀察到一位學生想舉手,但又不敢,于是微笑著點出他的姓名,請他回答。

  生:我覺得古代的人都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都要聽父母的,這很可悲。

  我順勢問文章中哪些句子體現了這一點,學生翻書找到相關句子進行了回答。

  生:焦母要焦仲卿把劉蘭芝趕回去,焦仲卿就順從了。

  接著又問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感想。

  幾秒鐘后,一生舉手。

  生:我覺得他們兩人為什么要選擇死呢?難道他們兩個不可以私奔嗎?他們完全可以逃出去,找個地方隱居,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沒有任何準備,我相信自己對這個問題可能會不知道處理,幸虧在開始與學生交流時,聽到了這個學生的疑問,所以我才不致驚慌失措。

  師:你提到了一個問題,既然相愛,為何不爭取一下,有哪位同學就這個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我認為是因為古人很講究“孝道”,焦仲卿不肯私奔,是為了盡孝,要照顧自己的母親后半生。

  師:恩,說到了孝順,有道理。

  生:我不同意孝順一說。如果說不逃走是孝順,那么后來殉情也是不孝順了。因為你死了,又有誰去照顧你母親呢?逃走是不孝順,殉情也是不孝順,不如逃走,還可以保全愛情。

  師:是啊,殉情也是不孝順,那為什么不私奔呢?

  生:我認為焦仲卿不逃走,是因為他還覺得有希望,他只是要劉蘭芝暫時回家,希望自己最終能說服母親改變主意。

  師:哦,還抱有希望。你從哪里得出這個結論的。課文中有沒有體現?

  生:有。

  師:你讀讀相關的句子?

  生讀:“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卿但還家去,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边@兩句話說明焦仲卿是想先把事情放一放,以后想辦法說服母親,再把劉蘭芝接回來。

  師:恩,說得很有道理,從課文中找到了依據。

  生:我還有個問題,課文最后寫“兩家求合葬”,我覺得焦仲卿的母親在焦仲卿他們生前就不好好對他們,死后才想到對合葬,有點惺惺作態。

  生:我覺得這是焦母在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人死之后才覺得可貴吧!

  師:這種生前不懂珍惜,死后才覺可貴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可不可能發生?

  生:現實生活中有。

  生: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事,就是有的兒女對父母不好,父母死后把喪事辦得很風光,這到底是良心發現還是要面子?

  師:是。生活中這些情況都有。來源于生活,文學作品才會讓人覺得真實。其實不僅我們中國的文學作品有這樣的寫法,外國的很多文章中也有這樣的結局。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莎士比亞,他的作品——生紛紛搶著回答:《羅密歐與朱麗葉》。

  師:是的,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與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的結局相似。羅與朱兩個家族是世仇,但他們兩個相愛了,最終因各種原因,兩個人雙雙斃命。此時兩家才化解仇恨,把他們合葬在一起。

  這后面怎么進行的,記不大清楚了,問了幾個學生,對這里也有點模糊,說是我到了這里,就說這些問題就討論到這里,來談談焦母。于是大家就開始談焦母。

  生:焦母很專橫。

  師:從哪里體現?

  生:文章第二段,劉蘭芝日夜勞作,她還要嫌棄她。

  師:恩,找得對。我們看,劉蘭芝是“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說明她很勤勞,但是“三日斷五匹”,“大人”還“故嫌遲”,這表明焦母對劉蘭芝的要求。

  生:太苛刻了。

  師:對,太苛刻。

  師:焦母是怎么評價劉蘭芝的?書中原句。

  生:“此婦無禮節,舉動專自由?!?/p>

  師:那劉蘭芝是不是如此呢?

  生:不是。書中有“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劉蘭芝并不是不聽婆婆的話,而是很事事順從婆婆。

  師:既然如此,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講到這里,我不禁想起摩西曾經在論壇上說討論蘭芝被遣原因是畫蛇之筆。我本不想討論,但已明顯感到學生對這問題很感興趣,覺得還是很有必要探討一番。

  學生開始討論。

  生:我覺得她是嫉妒劉蘭芝,因為焦仲卿那么愛劉蘭芝。

  這個學生一說完,我就覺得驚訝,我沒想到學生有這么強的猜測能力。

  師: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因嫉妒而生怨恨,嫉妒是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擁有的特點。

  當然,有學生并不贊同嫉妒之說。

  生:我猜測是因為她覺得劉蘭芝的陪嫁太少了。

  師:你如何得知?

  生:文章沒有說,但可能就是如此。

  生:有可能是秦家有地位,可以幫助焦升官。

  生:如果秦家有地位,那有什么理由嫁給焦?她不會選擇更好的嗎?

  師:剛才大家提到了家庭地位。我想問問大家,焦與劉的家庭條件分別怎樣?

  生:焦是府吏,在太守衙門里任職,有升官的可能。

  師:劉呢?書中有沒有相應句子?

  生:有。辭別之時說“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從小生長在鄉間。地位低下。

  師:古人結婚很講究。

  生:門當戶對。

  師:焦母有沒有相關句子?

  生開始找。

  生:焦決意自殺時有,“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

  我特別指出“貴賤”二字。

  但馬上又有學生質疑了。

  生:既然看重貴賤,門當戶對,為什么開始又同意娶劉蘭芝呢?

  這個問題一出來,馬上令其他學生議論紛紛。我也很高興學生有如此強烈的質疑能力,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結果。

  有一位學生思考幾秒鐘后,馬上站起來闡述自己的理由。

  生:我有一個很荒唐的理由,我覺得可能是因為焦母嫌棄劉蘭芝無后。

  因為有的學生還在議論,可能沒聽清,我就把這個學生的說法重復了一遍。馬上有學生笑了。也有學生點頭表示贊同。我順勢引導。

  師:我們文章中有沒有提到焦劉的子女?

  生答沒有。有學生在下面開始說“無后為大”的話了。我抓住這一點,又說。

  師:古人說“孝”,有這么一說,“不孝有三——”

  學生跟著說,我就說很可能這也是原因之一。

  課上到這里,就下課了。

  后記:其實討不討論原因我覺得并不重要,我想要說的是,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教學中,有些問題我們可以認為是不重要的,但是如果學生有了某種欲望,而且并不是特別不好的欲望,我們還是可以加以引導的。

  這節課其實容量還是不大。我只是根據學生的發言加以引導,學生講到哪我就引導到哪,我覺得有點能明白李鎮西老師上《致女兒的信》里說的要時時留意學生的發言的話了。

  我明天打算讓學生明白,其實所謂的理由都是“無謂”的,劉被遣是背了“莫須有”的罪名的,這才是令人傷感的地方。要讓學生明白“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道理。要讓學生體會到劉的悲劇的根源及文章悲劇意義。如果學生能夠感受到悲涼,那么講授本堂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另一個班上的時候,有學生又問到文章為什么又寫劉再嫁?如果按古代觀念,被遣的女子還能得到“縣令”“太守”的垂青,是不可能的。學生進行了探討,也很成功。

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這篇文章共45884字。

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1、高二語文《孔雀東南飛》一等獎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個單元的話題是愛的生命樂章,本單元這幾篇文章,都是純潔愛情的美麗贊歌?!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

《西湖一等獎說課稿》:1、西湖一等獎說課稿  本文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

相關幼兒園課件

欧美尿交,亚洲va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欧美双泬同入在线观看,JULIA一区二区中文久久,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